首页 > 新闻中心>行业资讯 >

千台“数字北京信息亭”将提升运行质量惠及民生

千台“数字北京信息亭”将提升运行质量惠及民生

2018-04-11 09:05:00

 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0日讯 (记者 苏兰)“我可以用这个信息亭,通过《首都之窗》查询今天北京的质检结果,了解哪些产品有质量问题、了解卫生监督投诉、停水停电公告、律师事务所查询、投诉等等共12项最新的政策法规、生活便捷信息,感觉真的很方便,我来北京十年,见证了小小信息亭的大变化,它承载着北京人很多的梦想……”在北京东三环CBD上班的苗先生说起使用身边的信息亭的感觉很是惬意。

  “数字北京信息亭”承载北京人幸福生活

  中国经济网记者从北京市经信委了解到,今年1月起,新款“数字北京信息亭”开始悄然在北京街头亮相。该亭美观时尚,除原有的信息查询功能外,还具有公共信息发布平台和党建宣传窗口的作用,使群众能够真实而迅捷地享受“科技北京”、“数字北京”带来的实惠。截至目前,已有72台新款信息亭在东三环、中关村、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等区域陆续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。预计共有1000台全新的信息亭亮相北京街头。这意味着在街头运行近10年的“数字北京信息亭”将全面变脸。

  “新款信息亭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和使用,信息查询数量逐步增加,单台日均访问量达到1000次以上,超过替换前的3倍。”

  北京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,“无论是北京奥运会、建国60周年庆典等等重大活动以及日常百姓的生活查询信息亭都是‘人文北京’发展的见证。相信北京信息亭变脸后将会给北京的发展带来更多精彩。是数字信息亭是‘数字北京’的载体之一,是‘科技北京’的时代特征之一,是‘绿色北京’的重要支撑之一………”这位负责人在以排比句的方式介绍了北京数字信息亭所承载的意义。

 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认为,信息亭的内容设置要考虑市民的需求,提供具有针对性、实用性的信息,让百姓关注和爱护,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北京人的幸福生活指数。安装新的信息亭是件好事,但政府要考虑怎样运营和管理才能让这1000台新信息亭真正发挥作用。

  “数字北京信息亭”是数字北京发展战略的标志

  据了解,“数字北京信息亭”是经北京市委、市政府批准,由北京市经信委主管,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经营有限公司投资建设,直接服务于北京市民的重要民生工程,曾连续两年被市政府列入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重要实事项目,简单、实用、开放是新款信息亭的显著亮点。

 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,作为信息全民、信息利民的重要举措,“数字北京信息亭”是“数字北京”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,是开展数字便民服务的有效手段,可以充分向世界展示北京信息化建设的成果,树立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形象。

  自2002年9月起,“数字北京信息亭”总计建成开通617台。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,逐步形成了以电子地图为主要应用的核心服务,其总使用量超过20亿次,日使用量达到60万次,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亿人次,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,受到北京市民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先后被纳入“北京城市管理信息平台”和“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”,荣获市委宣传部颁发的“信息北京十大应用成果奖”。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,获得北京奥运会、残奥会“环境建设突出贡献奖”。

  随着时间的流逝,最初建设的信息亭设备已经严重老化,运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。2008年起,北京市国资公司在北京市经信委、市政市容委的支持和指导下,与长期关注和参与北京市信息化建设的庄希泉基金会紧密合作,开始进行“数字北京信息亭”的升级改造和更新置换工作,由该基金会负责投资建设新信息亭终端设备。

  “现在智能手机这么普及,上网十分方便,信息亭一定要比手机更快更方便,资讯全面,操作简单,有强大的服务功能,大家才会用。”庄希泉基金会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,信息亭查询界面是32寸的触摸屏,采用了最新技术,不仅感应速度快,而且不再只是以往的点击打开,页面可以放大、来回拖动,还可以手写输入汉字,用起来感觉像智能手机。

  “新的信息亭就像是一个实时在线的服务生,可以时时提供咨询服务。”在国贸上班的白领马明枫这样说,“在不想求人时,在手机没电时,在夜晚没人时,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帮助。”

  除此之外,新信息亭还多了个“拍拍乐”的功能,市民可以自助拍摄大头贴照片,并发回自己邮箱。据了解,投入使用的首月“拍拍乐”使用量就突破两万人次。“这是个挺有意思的体验,一定会受到游客和孩子们的喜爱。”带着女儿查询信息并拍了大头贴的市民王先生这样说。

  文化积淀和北京精神浸润北京数字信息亭

  “一座有追求、有抱负、有品位的城市,固然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,但更要靠丰厚的文化积淀和恒久的精神浸润。没有文化的凝聚和升华,北京精神就失去了智力基础和动力源泉,就不可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百姓幸福感相统一,就不可能凸显北京的爱国、创新、包容、厚德的北京精神。信息亭不仅要服务百姓,更要传播文明。”庄希泉基金会的这位负责人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,信息亭四面柱体各有分工,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功能。

  “以后,这里将是党的建设、‘创先争优’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展示窗口。各区县和社区也可以利用信息亭及时发布政务信息、社会经济文化信息、便民信息和公益信息等,让路过的行人一目了然。”

  这位负责人指着液晶屏向记者介绍,近期信息亭的后方团队在中央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、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、北京市纪检委、北京市委组织部、北京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,制作并播放了杨善洲事迹展播、廉政建设、弘扬雷锋精神等一批围绕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、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为题材的优秀节目。在附近路过或等车、等人的市民,可以随时浏览这些内容。

  新款信息亭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的关注和使用,信息查询数量逐步增加,单台日均访问量达到1000次以上,超过替换前的3倍。今年之内,将分阶段分区域进行部署,形成覆盖北京市商业区、办公区、交通枢纽、城市主干道的综合布放格局,从而更好地发挥创先争优活动和党建宣传的规模效应,体现北京精神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亮点。

  为了让信息亭的公益性和服务性得到坚持和弘扬,庄希泉基金会决定创新商业模式,不播放商品宣传等商业广告,而计划通过展示人文和社会服务资源等公共信息来实现微利,保障信息亭的可持续服务。

  小小信息亭集纳科技、时尚、安全等要素

  “数字北京信息亭”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民生工程,是北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的宣传窗口,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。

  首先,65寸液晶屏及32寸触摸屏均配置自动光感应控制器能达到了节能的效果,让行人视觉效果感觉更舒适;其次,信息亭的液晶屏采用了节能型风冷式散热系统组合,具备能满足长时间稳定的工作和显示鲜艳的色彩和清晰的图像;其三,信息亭的金属框架是高科技新产品;其四,液晶屏外用的玻璃也是高科技产品。即使有暴力破坏的情况,玻璃也不会碎裂脱落伤人;其五,新信息亭瞄准社会需求,采用3G无线接入,而且在未来将为周边提供免费WIFI信号,方便市民在附近用无线电子产品上线;其六,为保证信息安全,信息亭采用多重安全手段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安全。并且,为了防止人为破坏,项目方已与公安、交管、城管等部门进行协调,新的信息亭将被治安摄像头全面覆盖,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。

  此外,采取多种手段增强“数字北京信息亭”设施的安全性、稳固性。比如,这个占地1平方米、重量约600公斤的信息亭不是简单地立在地面上,还有一个约两吨重的混凝土底座埋在地下,以确保在遭遇强风、暴雨、意外撞击时,不会出现翻倒的现象。